但如果对方不够紧迫的话,扶济社就不会接这些任务……比如说他们想要反过来窃取对家的情报,那就只能委托给佣兵了。
——当然,如果情报已经被偷了、那么扶济社也说不定会找上门去,问问对方需不需要支援。
有了富商的加盟和支持,扶济社又可以反手对穷苦人做一些“白活”。
那些因为疾病的缘故家里已经分文不剩、准备出卖自己的身体;或者是学习成绩很好却上不起大学,准备向总公司借贷;甚至包括一些青年才俊,想要创业却缺乏本金。扶济社都可以为他们提供帮助。
拯救陌生人的性命、帮助他们对抗不公,非常利于招募成员。
幸运或者不幸的是,在幸福岛危险与不公无处不在。
而这个组织最大的危险性、同时也是最棘手的地方在于,没有人知道对方是不是一个“扶济社成员”。
扶济社对成员的道德品行、个人能力都没有什么要求。
它只有两个要求,一个是“在以扶济社的名义行动以外,不能声称自己是扶济社成员”,另一个是“人情与债务皆归于组织,而非个人”。
也就是说,哪怕两个十几年的好友、可能都是扶济社成员,但他们可能互相都不知道对方的身份,甚至这一辈子都可能碰不上对方来帮助自己——因为如果是同圈子好朋友能解决的问题,他们不至于请求到扶济社。
而当一个扶济社成员打着扶济社的名号去帮助他人之后,他自己如果遇到了困难、是不能直接向这个他帮助过的人来请求帮助的——他只能向扶济社本身请求帮助。而扶济社可以调配资源,把能最简单帮他处理问题的资源和人调给他。若是自己积累的功绩不足以抵债,就需要再为扶济社工作……比如说帮他人解决问题、或者拉人进入扶济社。
正因“理发师”公布的这个底层规则,这几个月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