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
可当朱浩走后,这种保障瞬间没了,当别人看到这里有大把油水可捞,还没人愿意提供庇护,谁不想从中分一杯羹?
何况连皇帝自己都把手伸过来了!
百姓可不是傻子,本来迁居西山,就是看重这里尊重每个人的生存权,可随之而来是朝廷和勋贵不把他们当人看,总想从他们身上获取,感觉到沉重的压力后,自然就选择离开此地,去其他地方发展。
这也跟朱浩走的时候,带走一大批手艺精湛的工匠有关,这些人本来就是推进西山工业化进程的大功臣,没有他们主导,光靠现有人手,技术停滞不前,市场总有一天会饱和,而生产出的煤炭在缺乏大工业支持的情况下,毕竟需求有限。
很多达官显贵家中可是烧木炭的,只有平民百姓才使用煤炭,而之前西山煤炭产出,更多被朱浩用在钢铁冶炼上。
现在朝廷都把朱浩修筑铁路的事情给叫停了,从西山到宣府的铁路已夭折,怎么可能还有人购买堆积如山的煤炭?
不但西山,连永平府的铁矿和煤矿也没以前那么兴盛了。
“民生凋敝至此,朕以后还怎么赚钱?本来想靠这座城,养活西北三军将士,结果敬道一走,连最基本的运作都不能维持?”
朱四大发雷霆。
在场一干人,重新感觉到了朱浩带给他们的巨大压力,那是一种无形无状,却又实实在在的感受。
除非把朱浩找回来,才能解决麻烦,但问题是朱浩在哪儿?
朱四道:“先前可有派人出海?不是已有人去过蓬来之地?现在立即派出船只,去把朱浩给朕找回来!”
朱四急了,之前还觉得朱浩可有可无,朱浩出海前留下的遗产已足以让大明享受到种种便利,现在朱四却清楚地知道了一件事,有朱浩和没朱浩,效果大相径庭,他必须要把朱浩给“逮”回来。
“是。”黄锦俯首领命。
其实现在的他一点办法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