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一清、谢迁二人回朝入阁,可以正式提上议事日程了。
谢迁回京后或不起眼,但杨一清作为杨廷和一直以来潜在的政敌,回京定会掀起一场巨大的波澜,政治舆论带动起来的效应非常大。
而且杨一清并不迂腐古板,说话很直接。
要我入朝是可以的,但不是现在,大概意思就是……
现在杨廷和余党还把持着朝政,我还不具备回朝后就发起正本清源行动的资格,这就需要有人预作铺垫。
朱浩问道:“那……黄公可有跟那位杨部堂提过,他入京是作何的?”
“嗯。”
苏熙贵点头,“自然提了,以后都是同僚,黄公要以诚心换真心,如此才让杨部堂真诚以待。不过黄公也表明了态度,只要杨部堂入朝,做了阁老,他自会退下,不会给杨部堂形成什么障碍。”
黄瓒虽然是官迷,但大概只想入阁当阁老,成功给自己镀一层金后便引退,没有野心说要当首辅大学士。
或者说,黄瓒也知道自己不够格。
但杨一清则有如此实力和威望。
可毕竟杨一清年近七十,如果回朝,最好是直接当首辅,不然让其在内阁熬几年资历,怕是首辅没轮上,人就先入了黄土。
黄瓒既然告诉杨一清他进京是准备入阁的,那就会跟杨一清说明白,他这个阁老只是人生目标,当过就算,不会对杨一清做首辅形成什么阻碍。
朱浩笑道:“格局打开了,以后内阁无论有谁,黄公都能应付自如。”
苏熙贵陪笑道:“话是如此,但眼下内阁靠前那两位……怕是不好应付。”
黄瓒自然能看清楚朝堂形势。
蒋冕和毛纪是杨廷和的政治遗产,黄瓒怕的不是跟费宏、刘春等人打交道,而是跟蒋冕和毛纪沟通,从情理上来讲,此二人既不会支持黄瓒入阁,甚至连黄瓒入翰林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