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让张邦奇感到难堪。
你一个成名已久的大儒,朱浩考生员的时候你还是他的主考官呢,现在靠朱浩把你举荐拔擢上来,说出来很有面子吗?
张佐道:「是这样,陛下想多用一些跟王府关系密切之人,如此才不至于在朝中孤立无援。」
「哦。」
张邦奇一听就明白了,这是任人唯亲。
换作一般人,肯定不开心,但张邦奇属于那种豁朗大度的官员,他从接到圣旨来京当翰林侍读,就知道自己是通过跟兴王府的关系才会被皇帝器重,将来前途无量,所以现在他也不会惺惺作态。
但张邦奇还是问了一句:「陛下莫非有大事,需要朝中有人支持?」
又是个尖锐的问题。
张佐这次不着急了,既然张邦奇这么问,说明很可能未来会在某些事上相助皇帝,属于「有心」的行为,不应该阻止。
张佐露出讳莫如深的笑容:「张翰林,陛下从登基伊始,无论推行什么,在朝中都遇到不少阻力,尤其是在翰林院……以后不管什么事,只要不妨碍您的仕途和名声,您尽可能相助便可!」
不单纯为一件事,而是以后所有事你都要坚定地站在皇帝一边。
这样才不枉费皇帝破格拔擢你。
张邦奇一下就听明白了,自己到了翰林院,就是为了跟翰林院中很多「清流」为敌,那自己这活可不好干啊,如果说翰林院中没人相助的话,岂不是我一个人要跟天下读书人为敌?
不过再一想,好像有个帮手,就是被委派进翰林院当检讨,却到现在都还没履职的唐寅。
但真要指望唐寅?
开什么玩笑!唐寅本来就是个举人,就算曾是皇帝的老师,但在翰林院中能有多大话语权
?
随后张邦奇又想到一个问题,直言不讳地问道:「那朱敬道,现在到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