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
没有谁天生会这玩意儿,这年头铁匠似乎都会轮起锤子打铁,而修铁路却不需要铁匠敲敲打打对生铁进行淬炼,这就使得工部那些富有冶炼经验的工匠,很多时候只是打打杂,做些边角料的活。
孙交知道这会儿杨廷和估计又要在意钱粮耗费之事,他可不想卷入其中,跟这几人作别前,有意提醒一句:「无论耗费多少,户部都没有调拨任何钱粮,看来陛下已经下定决心要造出这东西了。」
……
……
杨廷和既然知晓了,那对御史言官而言也不再是秘密。
言官随即上奏,直谏让皇帝停止修造铁路,还将一系列劳民伤财的历史典故都说给皇帝听,简直要把当朝发生修铁路的现况,跟秦朝始皇帝修长城、隋朝杨广修大运河等昏君之举相提并论。
朱四很不爱听,不过他现在比以往更加成熟内敛,遇到事情没有直接出宫找朱浩诉苦,而是在乾清宫内对着张佐等人吐槽。
「……那些人,不是鼠目寸光是什么?因循守旧,大明能有进步吗?没有进步,若将来遇到天灾人祸,亦或是外族入侵,各地发生大规模暴乱,怎么调集物资赈灾,又怎么运兵御敌平叛?到时岂非国祚都不能存?」
「朕知道,就算改换朝代,他们做臣子的仍旧是臣子,从来都只有君王死社稷,哪里有臣子殉国之理?不管是朕的江山出问题,还是百年后朕的子孙继承江山,感情最终慷慨赴死之人不是他们吧?」
上来便是一阵猛烈输出,朱四絮絮叨叨个不停。
张佐不知该说什么好,劝谏君王这种事,好像压根儿就跟张佐这个
老好人没什么关系。
不但是张佐,兴王府出身的所有太监,脾气都是一个比一个好,没有那种锋芒毕露的气势,大概以往兴王府讲究的就是个低调内敛,张牙舞爪的太监在兴王府也混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