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涉及民间议论会试舞弊,一定要讲究个时效性,要尽快派有司衙门调查,而不能拖拉到殿试开始。
朝议结束后,朱四单独把杨廷和叫到乾清宫。
「……杨阁老,朕看过这上面的内容,这事明显是针对你的。」朱四把先前连票拟都没定的奏疏,交还给杨廷和。
杨廷和非常惊讶:「老臣不解其意。」
朱四道:「这奏疏,看似民间是在质疑这次会试是否存在鬻题、偏私的行为,字里行间没提杨阁老的名字,但他们其实就是在说,此番会试试由杨阁老把持,想让谁中贡士乃轻而易举的事情。」
「朕还听闻,民间对令郎……中贡士之事,议论颇多,比议论什么李舜臣和姚涞,要多得多。」
杨廷和心想,这还用得着你来提醒?
杨廷和以官方口吻道:「陛下,无论外间如何议论,若无确凿证据往鬻题和偏私方向引,此事不当查。」
「嗯。」
朱四坦然接受了杨廷和的建议。
好像朱四本身也无意要对此事核查到底。
杨廷和心中的疑惑加深了。
这事跟你小皇帝没关系?
怎么这么邪乎呢?
除了你,谁会这么迫切让我声名扫地?
朱四叹道:「朕不由想起了唐先生,他当年就是受鬻题案牵累,到现在连考取进士的资格都没有,正因为他不是进士,在朝中才会处处受制,若当年他以进士的身份入兴王府,父皇在世时便会给他请命为王府长史,如今也不会是这般模样。」
杨廷和听了心里直犯迷糊。
怎么突然牵扯到唐寅身上了?
还是说这件事跟唐寅有关?
朱四道:「现在民间议论那么多,朕要想办法尽量平息不是?朕本来的意思,是以杨阁老出来主持局面,彻查这次事情,还民间士子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