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锦衣状元 > 第七百一十七章 有条件的坚持己见

第七百一十七章 有条件的坚持己见(3 / 6)

等坐下来,单独叙话,毛澄将朱四将其召到宫中所言,和盘托出:「……陛下重提议礼之事,并以重金厚赠与我,说是请我要在以兴献帝为皇考之事上,多为其出力。」

杨廷和听了后,眉头紧锁。

要知道大礼议之事,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确定后,就未再提及。

谁都觉得,小皇帝在确定兴献王为兴献帝后,也不再苛求,至少给他爹争取帝名争来了,只是少了个「皇」字罢了,而且也为其母亲争取了「兴献后」的封号。

这都还不满足?

居然在这节骨眼儿上,提出要以兴献帝为皇考?

甚至还要加皇帝帝号?

毛澄道:「在圣驾之前,我也是据理力争,但陛下此番态度坚定,甚至让司礼监掌印张公公,与我细谈不少时候,跟我提及陛下最近经常做梦见到兴献帝,提出仁孝礼数之法,情真意切。」

杨廷和打量毛澄,问道:「你这是何意?「

毛澄苦笑道:「我绝无偏袒之意,天家礼数该如何定,早有定数,只是……陛下这纠缠不休,就怕在朝堂上再将此事提出,又要闹出偌大的风波。唉!却也不知陛下为何要这般坚持呢?」

杨廷和道:「这节骨眼儿上,陛下时候挑得也倒准确。」

「哦?」

毛澄望着杨廷和,不知杨廷和为何会有如此论断。

杨廷和就没说,现在因为西北军务紧急,正是需要朝廷上下一心的时候,这时皇帝提出重新议大礼,明显就是用此来要挟文官,让文官妥协。

但这明显是要拿大明的国运来赌,在杨廷和看来,皇帝非常任性胡闹,一点也没有明君的风范。

「对了,陛下还跟我提及,说是以右金都御史往内三关去的唐伯虎,从西山调走了一批人随军,带去不少刚铸造出的火炮、火铳和新式军械……听闻西山那边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