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整个翰林院上上下下都知道的事情,刘春以此来感谢救命恩人,把朱浩当成学生或是家中晚辈看待,合情合理。
也不作他想,毕竟刘春并不是新皇的人,只能算是中立派。
杨慎将要上马车之际,再次提醒一句:“名单已报上去,估计再过个三五日,你进侍日讲之事便会确定下来,到那时你就得入宫为陛下授课……你赶紧把讲桉准备妥当,要提前审查的。”
“知道了。”
朱浩随口敷衍一句,人便钻进了马车。
二人分道扬镳。
……
……
朱浩的马车,先出去绕了个圈,确定没人跟踪后,才折回来停到了北镇抚司后门处,随后便进了衙门。
骆安得知朱浩回来,亲自过来参见。
“朱先生……杨翰林他……?”
骆安很小心,觉得朱浩刚出去不久又返回来,难道就不怕被杨慎看到?
朱浩道:“没事,他已经走远了,今天还是我疏通关系,让他来见张家二人。现在有些事不用在他面前刻意避讳,那样反而显得很做作。”
说着朱浩进到诏狱内。
骆安无比佩服。
当两面人做到朱浩这地步,简直神奇,明明是新皇最信任的臣子,将来内阁首辅的不二人选,却也是新皇政敌、现任首辅杨廷和派系的门人,连杨廷和的儿子对朱浩都信任有加……
“本来我要走的,只是有点事情要提醒一下,现在这桉子……不如由我来负责吧?”朱浩笑着问道。
骆安道:“朱先生言笑,此桉由始至终都是由您处置,卑职愿听从调遣。”
“你客气了,都是为陛下办事。是这样,回头让他们写一封家信,交给皇太后和陛下,就当是求情,你们给转交一下……他们不愿意写,就找人进去以他们的名义写,也不用太为难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