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炮灰?
赶紧让人将其给讨出来。
好在大理寺那边也知道邵喜是外戚,不敢太过为难,但依然把年迈的邵喜给折腾得不轻。
朱浩点头:“没事就好,回头我会跟陛下商议此事。”
陆松倒也没多担心,随即又将太医院众人的事说出来:“太医院的人基本都被拿下,如今北镇抚司这边不知审桉该从何处着手。”
这涉及当天第二件事。
缘起于给事中邢寰等劾奏御药房供事通政使郑宏,太医院使吴釴、郑通、任好古、沉邦治、吴杰、朱佑,院判卢志、吴英等皆以提督太监陈敬传升得官,“至武宗南幸驾回,不豫,敬与宏等妄进药饵,遂大渐,宜寘刑典。”
太监陈敬是武宗身边的近侍太监,武宗驾崩时,只有陈敬和苏进二人侍候在侧,并向张太后传达了武宗的临终遗言,足见其得到武宗信任。
本来朱四没打算拿朱厚照的死做文章。
问题就在于,这次朱四感染风寒,太医院进药时小皇帝有些不放心,特地把药方拿出宫来找朱浩比对。
朱浩发现药没什么问题,但明显开出的方子有点“小病大治”的意味,可能是太医院的人想让朱四的病快点好,也可能这就是太医院一贯的传统,小病往大治,根本就没考虑过朱四今年仅十四岁,身子骨未必经受得起那些补阳气的虎狼之药。
等朱浩跟朱四一说,朱四吓得“花容失色”。
主要跟前三代君王之死,都跟太医院诊病有误有关。
目前已知宪宗皇帝之死确系服用丹药过多而造成,孝宗登基后宽仁,对太医院的人一律免罪,武宗继位却杀了司设监太监张瑜、院判刘文泰、御医高廷和三人,罪名是太医院跟内官交结,其实就是追责——孝宗明明是小病却被治死了。
到了正德皇帝,不过是落水偶染风寒,后发展成肺炎,结果就要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