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锦衣卫的捷径。
可现在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朱浩并不着急为他们规划人生。
尤其陆炳那边,本来也用不着他朱浩代为筹谋。
……
九月初。
天明显凉了下来,朱四因为之前出入宫门,晚上休息不好,感染了风寒,但并没有因此辍朝。
只是朝堂议事时间明显缩短。
有些事朝堂上来不及说的,都以奏疏的方式进行批复,与之前杨廷和对新皇朱批多很难回击不同,这段时间趁着皇帝生病,朝政方面杨廷和有意刁难,在六部和地方执行层面故意放缓。
其实就是给朱四施加压力,趁你病,让你知道谁才是朝堂的中流砥柱。
朱四连续多日没出宫。
张左负责来回传递消息,朱四本来就不太喜欢批阅奏疏,现在病了,更是把什么事都推给朱浩。
“……挑几件给朱先生朱批就好,剩下的交给咱家处置便是,躬体欠安,若是以陛下名义批太多的话,难免引人怀疑。”
张左特别对唐寅和朱浩交待。
可惜这会儿朱浩不在场。
皇帝生病,杨廷和故意让六部奏事放缓,总的来说,就是一些重要的事不交给皇帝来裁决,以此逐渐把小皇帝手头的权力架空。
之前不管什么事都上达天听,皇帝通过朱批的方式,把整个朝堂掌控在手,当杨廷和发现小皇帝正在逐渐收拢权力后,立即想出这么个对策。
唐寅看着手上几分奏疏,摇头道:“这些都是无关痛痒的琐事,以往都是不奏或少奏,近来却增多,看来……唉!”
有些话唐寅不需要说明白。
之前朱浩也提出过这个问题。
不能总想着敌人在我们设想的范围内进行回击,政敌也是有手腕的,杨廷和作为显赫一时的权臣,连江彬等掌控军权的近佞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