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余承勋到底是杨慎的亲妹夫,大舅子面前他没什么可质疑的余地,当即二人便分工协作。
至于本来要作为“牵头人”的杨维聪,则被杨慎晾在了一边。
……
……
这天朱浩进翰林院的时间稍微晚了一些,当他进修撰房时,只有杨慎一人在等他。
“是在下又来早了吗?”
朱浩很意外。
昨天进翰林院便只见到杨慎一人,今天更稀奇,修撰房居然也只有杨慎一个。
杨慎道:“月底时,翰苑事务处置完毕,翰林院的人可自行选择休沐,今日非新科进士无须来翰苑。”
朱浩叹道:“看来新人在哪儿都是被打压的命,连天下文人向往的翰林院都不例外,想偷个闲都不行……”
“如此是为了让你们这些新翰林早些适应翰苑的规矩。”
杨慎面色不善,因为他听出来了,朱浩对待工作很是消极,一点都没有那种为国为民、心系天下的使命感,好像一点也不着急出人头地。
换作一般进士,能进翰林院,肯定铆足了劲儿要干一番大事,通常是磨砺几年后才发现前途暗澹,这才消磨意志混起了日子。
像朱浩这样年纪轻轻一上来就混日子的,真是少见。
朱浩道:“那杨翰林为何在此?”
杨慎面色阴冷:“朱浩,陛下要接母妃至京师,还要封其为太后,此事你如何看?”
“乱了纲常啊。”
朱浩脱口而出,连片刻思考都没有,好似理所当然一般道,“议大礼之事,不都已尘埃落定?莫非因为陛下昨日在朝堂上提出接兴王妃来京,翰苑要做点什么?通常这种事,礼部一道奏疏就给回绝了啊。”
杨慎稍感意外。
朱浩之前还表现得很油滑,跟所有人和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