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去全都带着文绉绉的气息,无论坐立起行,都带着一股儒雅的风范。
可朱浩知道,这群人一个二个都是装样子罢了。
“哎哟,这不是竞焉兄吗?今天你也来看放榜?随便叫个人来看过就是……干嘛要亲自来受辱?”
几个认识孙孺的士子迎了过来。
他们似没看到一边杀气腾腾的王府侍卫,还在拿孙孺逗乐。
孙孺面色羞惭,毕竟他知道自己中榜机会不大,却还是装出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昂首阔步,可惜说话一点底气都没有:“家师说了,我进邑庠的机会很大,在下也是这么认为的,不亲自来看哪儿行?”
“是吗?令师不知是哪一位?”
几名同窗明知故问,目光不由瞄向朱浩。
朱浩很想说,你小子不装能死啊?明明没有底气,却非要说得好像跟真的一样,还说是我说的?
朱浩道:“正是在下……他能进县学的话乃是我亲口所言,你们有意见?”
“哈哈!”
这些人都笑个不停。
有个人还想往朱浩身边凑,准备近距离调侃几句,陆松迎上前把腰间别着的佩刀一亮,厉目一瞪,对面几个文弱书生都傻眼了。
这是什么情况?
出门带保镖也就算了,怎么还带刀?
看样子好像是官兵啊!
几个人悻悻走开。
一行进了茶楼,唐寅提醒:“在外面不要总把师门往外报,有时会平添烦恼。”
这是在提醒孙孺,做人要低调一点,别总是在人前装样子,没意义。
孙孺却反驳:“家师对我提点甚多,不提师门,岂不是辱没门风?”
“嗯!?”
唐寅瞥了朱浩一眼,这就是你教出来的弟子?
朱浩苦笑着摇摇头:“刚进门没多久,光顾着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