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于是他们也不浪费时间,就直接抱着藤条向着方瑜堆放木头的地方过去。
三人很快到了地方。
便各自分工忙活了起来。
方瑜负责给树木用石斧刻出凹痕,方便藤条固定。
刻好后,就和方三多一起将树木拼接在一起,再由黄梅穿过树藤将其捆绑。
收集材料颇为费事,但拼接木筏的时候,只要手法正确,反倒没有花多长的时间。
不消一个时辰,木筏就拼好了。
这个木筏并不大。
长也就三米,宽两米。
主体由十五根形状不一的树木拼接而成,然后在头尾下端以及中间,都横着绑了三根相同直径的原木,作为下枕。
至于木浆,方瑜选用了一根枯木的主体作为枝干,用石斧将其劈成了大概的形状,只要保证其排水能力足够就行了。
接着,方瑜三人合力将木筏推下水。
木筏的边缘用藤条绑着。
木筏下水的时候,并没有人上去,他们还要看下,这木筏最后到底吃不吃水。
等到木筏落入水中之后,经过几番沉浮,最后成功的漂浮在了水面。
成了!
方瑜从水岸边爬上木筏后,木筏往下沉了一下,但又立住了。
这木筏的自重在水中起到了锚定的作用。
它本身的重量,恰好可以抵消上流对筏体的冲击,等到方瑜再爬上去之后,木筏就基本稳住了。
方瑜用木浆试着划了几下。
凭借着对力量的把控,方瑜很快就学会了划船。
毕竟说起来,划船也是一种对力的运用。
但方瑜也并没有因此而大意。
他是先在河中小划了一段,又试着划了回来。
一切都很顺利。
这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