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娥还想再说什么,可是却又被沈天龙打断了话头,“无论是你七哥,你铜柱哥,还是苏禾,这些人有善茬吗?我是真不敢让他们搀和这事啊。”沈天龙笑了笑接着说
“……”
杨海娥安静了下来,沈天龙的想法,杨海娥一时之间还有点理解不了。
沈天龙这些年来,下到杨七郎,上到李国东,癫狂的姚晓东,霸道的营长,无论是社会混子还是高级领导,沈天龙都能跟他们做成朋友,这难道只是巧合,只是沈天龙运气好吗?
其实事情远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越是简单的事,其中蕴含的道理就越深,交朋友也是一种能力,甚至是一个人很重要的一项能力,不然为什么偏偏是沈天龙有着这么多精彩的故事,有着这么多性格迥异的朋友?
这其中的道理如果要讲起来,还要追溯到春秋时代。
根据《孔子家语?卷二》记载,有一天孔子要出门,天阴了,眼看就要下雨,但他没有伞盖。这时有弟子跟他讲:“老师,子夏有,你可以向他去借。”孔子说:“没事,不用了。”为什么孔子不向子夏去借伞盖呢?因为孔子知道子夏有一缺点:很吝啬。他说:“如果我向子夏去借伞盖,如果他看到是老师来借,就勉强借给我,这不就是把他不愿意的事情强加给他了吗?他不是很痛苦吗?这是其一。其二,如果他不借给我,他的名声就被搞坏了。大家就会觉得这个人太吝啬了,老师向他借东西他都不给。
“我不向他借伞盖,第一,让他不痛苦;第二,可以保全他的名声。”
看看,这就是孔圣人的为人之道,如果不是孔老夫子这样肯为人着想,他又怎会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誓死追随?
如果不是沈天龙以“推其长者,违其短者”的原则行事,他又怎么会有这么多性格迥异,身份五花八门的朋友?
与赵大明白的这件事,沈天龙可以去找别的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