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明太师 > 第三百八十章:渡江之捷

第三百八十章:渡江之捷(3 / 4)

,李芳远得到了喘息的机会,不仅在平壤修整好,还构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看来,又是一番恶战啊。”

常昇出现在常茂身边,遥望着南边那模糊的平壤城感慨道:“咱们这位对手,倒还是个打防守战的高手。”

“他善守,咱们善攻,就看谁更技高一筹了。”

“这位李芳远还是李成桂的儿子,要不然,换做外人为帅的话,就凭他丢失临江防线这场大败,咱们还可以行反间计来除掉。”

常茂点点头,并未接话,而是转口问道:“现在开京那里有没有什么动向?”

“听说李成桂又给李芳远送了几万精锐,并且在加快从各道府抽调援军的动作,料想要不了一个月,这平壤,就会云集几十万大军了。”

常茂并未觉得有什么压力,反而一笑:“几十万,那岂不是说,这场平壤攻坚战有望成为朝鲜战场的大决战?”

“是啊。”常昇跟着一笑道:“打下平壤,就再也没有敌人能拦住咱们了。”

“咱们要不要给李成桂一点时间?”

“好主意。”

常昇瞬间明白自己大哥的意思,哈哈一笑道:“让他们把防守的重心都放在平壤吧,这样一来,等到东南水师攻陷济州岛,在光州沿海登陆后就可长驱直入,和我军形成南北两向夹击的战略局面。

彼时,定让他李成桂顾头不顾腚,咱们先把三韩旧地打下来,只给他留一个京畿道。”

“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征高句丽,也是定下了先剪除羽翼的作战方针,拉拢新罗、进攻百济,最后在辽东和百济南北两个战场同时开花,大大削弱了高句丽的国力,最后在唐高宗时期,彻底将曾经战胜隋炀帝而不可一世的高句丽灭国。”

常茂忆起历史,对李世民的功绩赞不绝口:“唐太宗给咱们后人留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实战示例,直到今时今日,这也是个很好的战略方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