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六就像学生,电影里老六多数镜头都是老大在教育他,培养他,剩下的镜头就是领导意志的延伸,所以最后他激进自杀证明清白。”
“六子并不是没有闹子,相反他很聪明,但是受张麻子教育,对权利没有太大追求,是个有大局观的人,卖凉粉那场戏,最后不是六子劝张麻子。”
“一个人在知道自己要死时的怨气一定会让张麻子报仇,而六子没有,足以说明六子的智慧与大局观。”
“老七是个无意志的人,所以他最矛盾,导致他没跟老三也没跟老大。”
“电影最后是三辆自行车,老三带着花姐,老四,老五,说明老七告诉了老大老三要走了之后就独自走了。”
“就像范蠡一样。但是说范蠡比喻老七有点高了,但是老七既不愿意跟着张麻子过那种不轻松的日子,也不愿意跟老三一起追求权利。”
“就像刚走入社会的我们,喜欢追求选择,然后又看着那些老油条放弃原则获得红利而眼红生气。”
“师爷马邦德政治投机者,所以他一方面跟着老大,却暗自联系黄四郎。”
“亦如《新世界》里的沈世昌,游走在各个势力,绝大多数时候这类人能获得不大不小的利益。”
“但是这类人也有底线,师爷的底线是县长太太,所以他有几次想杀黄四郎,然后又在黄四郎更高的利益下左右摇摆不定。”
“黄四郎就跟老三一样,他也是革命人,确切的说是革命受益人,他的目的不是革命,而是用革命给自己获得特权。”
“花姐象征着权利跟金钱跟革命后的红利,老大喜欢,老三喜欢黄四郎也喜欢。”
“而且花姐之前也是黄四郎的,后来被老三夺走,也足以说明,电影里老大让花姐认黄四郎是真还是假的。”
“花姐上去解开了黄四郎的上衣…但是花姐又不单纯是红利,她有自己的想法跟做法,从她救老二老三就可以看出,他是有侧重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