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国这块最大的市场有点可惜,但全球其他市场份额也有50%了。
尤其是欧罗巴,属于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跟鹰国的关系又比较微妙。
他们面对止痛药的强烈需求,到底会不会买fda的账,还不好说。
卫康这样一想,对失去的鹰国市场也就不太介意了。
而且,这一次为了尽快打开欧罗巴和其他国家市场,他决定不在海外卖高价了。
虽然价格还是会比国内贵,但比起抗癌药之类,价格的差距已经很小。
这是因为欧罗巴的医药制度和鹰国完全不一样。
欧罗巴的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是免费医疗制度,大部分情况下是政府财政买单。
这种情况下,医药公司的药物价格会是着重考虑的一个方面,如果价格太高,很明显就难以进入免费医疗系统,只能受到私人医院的有钱病人的追捧。
免费医疗听起来很美,事实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最大的问题就是医疗资源两极分化十分严重。
就如日耳曼国,他们的免费医疗确实免费,但不同等级的医疗资源已分裂开来,一边是公立社保,一边是私人商保。
毫无疑问,各领域最好的医生都主动聚集到了私人商保这一边。
许多病人都反应,电话预约某领域口碑最好的医生诊所时,首先得到的回答是最快的预约已经在半年甚至一年以后;但当病人说明自己是持有私人保险的患者后,立即就拿到了一周后的会诊预约。
而那些名望高的明星医生们就更不用说了,他们的诊所甚至明确规定,只接受拥有私人保险的患者。
这种情况下,病人去私人医院才能获得最好最新的药物,而去公立医院只能获得次等的便宜药物。
所以,对于止痛药,卫康打算走薄利多销的路线,这样可以极大地挽回失去鹰国市场的损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