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个大资金盘要起来了。
冰峰的成功同时也让李闲云重新审视自己,意识到他们对市场的认知还是有所不如——之前太看重自身优势的把控,忽略了市场本身。
这同样是要不得的。
当下便组织了一群编剧,制片,导演对冰峰的成功和之前的失败做出总结研讨。
最终他们确认:确实是这两年易胜传媒大量的同风格同题材影视导致了观众对这类题材的审美疲劳。比如那些鬼,最初出现的时候,大家会惊艳:我、操,这低成片片子能有这么真实的特效?但是等出现的多了,就会觉得:也不过如此,易胜传媒这几年的特效也没怎么提升嘛。
不是没怎么。
就是没有!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新模式也束缚着导演的才华。李城这六部又是大家第一次用新模式制作院线,而院线的标准又太高,也就难免出现品质下降的问题。
最后就是高强度的创作也在压榨编剧们的才华与创意。
虽然钱是赚到了,但确实有些透支自我,没能将个人价值最大化。反倒是冰峰别出蹊径,给了大家眼前一亮的感觉——国产的灾难片还不是很多, 至少没经历易胜传媒的饱和轰炸。
总之,李闲云自己搞出来的拍摄新模式恰恰就是之前院线不理想的罪魁祸首。
这一点其实和好莱坞一样。
只不过好莱坞的套路让大家厌倦用了至少十几二十年的世界,而易胜传媒只用了两三年就做到这点。
但是李闲云不可能因此就放弃他的拍摄新模式规划。
研讨会上,李闲云道:“审美疲劳一直存在,影视题材翻来覆去就那么十几种,每年全世界出成千上万的影视,随便一个题材都能拉出成百上千部。即便是华国,一年也出近前千部院线。之所以会出现这么明显的审美疲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投资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