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就行了。
相当于一部戏使用两个剧组。
可行吗?
可行!
因为幕后人员是可以更换的,他们又不需要上镜。
所有的技术人员需要执行的只是导演的需求,你要什么我给你做到什么就可以了。
人员安排也很简单的。
你十月一日进场,我保证你十月四号能离场就行。其他剧组成员,你安排在十月四号在指定地点集合不就行了?
对外景的技术人员而言,他们就相当于十月四号开机,对演员导演而言,那就是一号开机。
最多你再搞一次开机仪式,上两回香。
就这么简单。
连交通费都省了。
而这么做的最大好处,就是赚钱的不仅仅是鬼了。
还包括团队。
一个两千块一天的摄影师,在李闲云这儿可能就拿一千,李闲云打包出去,可能按三千算。
几千其实无所谓,重点是打包了,全在里面了,也就意味着所有人都在创造价值!
这不比只靠几个鬼卖劳动力要好?
正如姜正说的,鬼是杠杆!
它们不应该仅仅靠自己为李闲云赚钱,它们是核心动力,是带业务的。
真正赚钱的反而应该是团队其他成员。
团队价值!
做老板的哪有天天给团队打工的道理?终究是要让团队去创造价值的!
要不然养团队干什么?
有了鬼特效,才有了鬼城,反过来,有了技术部,就可以把鬼城,技术团队和技术服务部一起捆绑起来销售,让所有的资源都能卖上价。
李闲云之前一直在想怎么解决鬼作用的面世问题,反倒忽略了如何放大它们的作用,还是姜正点醒了他。
好在他现在也是商界老手,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