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医院年轻医生的佼佼者,他们的智商、学识、理解力等等方面,可以说得上绝对的够用。
从项目开始,到现在三四个月的时间,虽然还没有办法逃出杜衡之前划定的范围,还没形成自己的东西。
但是他们就在杜衡划定的框架内,完全可以做到照猫画虎。
如果不是那些特别异样的病症,不用杜衡出手,他们完全也能拿的下。
当然了,也不能说他们这三四个月的时间里,就全都是进步了,其中还是有一点,让杜衡非常不满意的地方。
那就是针灸的进度,非常非常的缓慢,甚至可以说,其中的问题是很大的,是杜衡之前从来没有想到过的。
针灸的每一次施针,除了找准穴位之外,穴位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这些穴位的选择,是遵循依经络的运行规律而选择的。
但是吧,这些派过来的医生,全都是中医内科出身,对于内科的经络是非常熟系的,比如肝经、胆经都是怎么走的,他们是一点含湖都没有。
而问题就在于,穴位的运行的经络,和内科脏腑运行的经络,他们其实是两套东西。
内科说的经络,重辩证用药;针灸的穴位的经络,重在气血运行,它们之间有互通相似的地方,但是区别也是很大的。
所以,这些大夫现在辩证用药,杜衡可以基本不用看着了,但是这个针灸穴位上,杜衡是没办法松懈的。
而且这么长时间的接触,杜衡还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年轻大夫中,除了极个别的人之外,大部分的人对针灸的态度有点不是很上心,觉得这东西不堪大用。
甚至有极个别的人认为,针灸完全没有科学依据,是不符合解剖学的,是心理作用大于实际作用的一种技艺。
对于这个想法,杜衡真的有点愕然,他不知道这些中医大夫,为什么相信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