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一个个的转到了中医科。
说难,确实也难。
但是这些病症,多多少少的,在省一坐诊的那三个月都见过,虽有不同,可区别也着实有限。
以杜衡现在的水平来看,别说挑战性了,就是治疗的难度都不多,只是大部分的病人,治疗的周期会比较的长。
不过这都是杜衡以为的,在王青鹏的嘴里,这些病可就变成了疑难杂症。
就比如眼前这个女人,四十岁,口疮反复发作一年有余。
西医的消炎药用过,刚开始还有点用,后来就干脆没用了。
中医也看过,诊断为胃火旺盛,降过胃火;也当脾胃失衡治疗过;后来还被诊断为脾胃气虚,做过补虚和中和胃的治疗。
但是这些统统没用。
这个病症,听王青鹏说完,杜衡上手一搭,就诊断为脾胃湿热,只需用甘露饮加减,就能达到清热利湿的目的。
按照杜衡的预计,三副药见效,十副药去根。
简单的翻看了一下这个女人的求诊病例,发现上面有人做了这个诊断,也开出了甘露饮。
但是他犯的毛病,和金州的那些大夫,或者说和李建卫犯的毛病一样,只在原方上略做剂量调整,并没有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进行添加和减少。
以至于这个女人在服用他开出的药方时,见效慢,而且还出现了咽喉燥热的症像。
出现这种原因,就是这个医生诊断有疏漏,只发现了病人胃中客热,脾胃有湿气,却没有诊断出病人还有肾阴不足的现象。
所以一味的清热利湿,反而加重了肾阴不足的情况。
当下杜衡便给王青鹏建议,加重生地黄、熟地黄的剂量,用于补益胃肾阴气,加泽泻利水渗湿,再添射干清热利咽。
王青鹏猛地一拍脑门,“哎呀,我怎么就没想到是肾阴不足,造成的咽喉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