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的笑了一声,嘲讽道:“你算过公粮了么?要是真像你们这些蠢蛋们说的,要让老百姓继续缴纳赋税,你还想着娶妻生子?真是做的好大梦!”
徐振东脸色涨红,吭吭哧哧的问道:“那大清……建夷时期的百姓还要缴纳赋税,按你说也是不够养活一家人,他们吃的……”
崔保国冷哼一声道:“粮食不够吃,就省着点儿吃,吃不起米饭就喝粥,吃不起菜就去挖野菜,野菜还不够就挖能吃的野草,自家的地里种不出来多少粮食就去佃了地主老爷的种,只要肯下力气,轻易倒也不会饿死。”
徐振东被说的无言以对,过了好半晌后才迟疑着问道:“按你所说,百姓生计确实艰难,可是从康……从糠麻子开始算,建夷的丁口数量却是一直在上升,这又作何解释?”
这回轮到崔保国傻眼了,毕竟没读过什么书,就连识字还是后来朱皇帝车翻了大清之后推行扫盲时才些许识得几个字,虽说能看报纸也能看一些、话本之类的东西,可要是说到人口增长之类的,崔保国可就真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这里面的原因,崔保国顿时有种恼羞成怒的感觉:“你堂堂的进士老爷都不明白的事儿,我一个庄稼汉咋会晓得?”
恰在此时,朱皇帝也正好带着曾诚和刘鹤鸣来到了地头,闻言却是笑着说道:“因为百姓要活下去——种地不是有了地就行,还需要用水浇灌,要是碰上干旱,两个庄子为了抢水都能把人脑子打成狗脑子,而想要打赢别人,自己这边就得人多势众才行。”
“要是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他们就会想着让自家孩子进学读书,自然而然的也就不会多生。”
摆摆手止住了想要行礼的崔保国和徐振东,朱皇帝又接着说道:“比如说你吧,你可以仔细想想,你爷爷那一辈儿是兄弟几个?你父母那一辈儿是兄弟几个?到你这一辈儿了又是兄弟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