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再追忆追忆三代之治、上古贤王,表示自个儿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反观大清的十二代明君圣主们都都认为自个儿是极致完美的皇帝,根本就不可能犯错。
在此,我们不得不承认大清朝的十二代明君圣主们演戏的功夫都很好,从当初“披麻戴孝、哭天喊地、演顺治哭崇祯、赌咒发誓要替君父报仇”从而得以入关开始,大清的历代明君圣主们就在影帝的道路上狂奔不止。
身为一个影帝,大清的皇帝们当然知道该怎么打造人设——再完美的影帝也会有黑粉,大清自个儿干过什么破事儿也没有人比大清的明君圣主们知道的更清楚,再加上由夏商到宋明都有大喷子狂喷皇帝,皇帝因此得到善于纳谏的美名,所以大清的明君圣主们也有意培养属于大清朝的大喷子。
在这个前提下,大清朝敢于直谏的“大喷子”孙嘉淦也应运而生。
要是正常情况下,这位历经了糠稀、庸挣、钱聋三朝的大喷子就算不能跟魏黑子比肩,起码也得比明朝的海刚峰更出名吧?毕竟大清的明君圣主们无时无刻都在想着拉踩明朝,大清好不容易有了一个能拿得出手的大喷子,这还不得往死里捧?
可惜的是,大清版的大喷子孙嘉淦根本就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就像是娱乐圈的某些废物,就算资方和平台再怎么砸钱砸人脉捧都捧不起来。
乾隆十六年八月,云贵总督硕色上奏钱聋,说在安顺府看到一本小册子对朝廷放肆诽谤甚至捏造朱批,明着是为谏皇上疏,实则洋洋上万言直指乾隆,罗列其有“五不解”“十大过”,指出了乾隆上台后引发的各种问题,比如劳民伤财下江南,官员公款消费贪污腐败,赏罚不公,官员目无法纪,民间生活多么疾苦等等——敢把钱聋年间的烂遭事儿都一五一十的写出来,这属于是典型的恶意攻讦。
凭心而论,这种洋洋洒洒,直言朝廷功过的小册子如果换个时间,比如说换成李二年间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