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埋葬大清 > 第五百四十三章 读书人就这尿性!

第五百四十三章 读书人就这尿性!(4 / 6)

位仅十个月的胖子朱高炽赦免的方复孝是谁?万历十三年,万历皇帝发旨赦免当年方孝孺案中被连坐的戍边后裔共计一千三百余人,这些人难道是方孝孺的第十一族?

比较搞笑的是,在祝枝山老兄之后,《熹宗实录》天启二年五月己亥条里出正大光明的出现了方孝孺“以草诏不从,致夷十族”,钱士升在《皇明表忠记·殉难列传》里也记载了“孝孺十族之诛,有以激之也。愈激愈杀,愈杀愈激,至于断舌碎骨,湛宗燔墓而不顾。”谈迁在《国榷》中记载“其威加十族,溢于常典,而不能折南史之简,则以成败论者舛矣。”

其后《宁海县志·方孝孺传》、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和黄宗羲的《方正学孝孺》也跟着认可了方孝孺被诛十族之说。

说白了,像这种恶心人的破事儿都是大明朝以及之后投靠了大清的那些读书人瞎扯犊子的。

关键是很多人根本就分不清楚什么是史料,什么是野史,要不然的话也不至于出现《熹宗实录》这种官方文献直接引用《枝山野记》内容的破事儿。

这也充分验证了一个理论:谎话重复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

朱劲松朱皇帝要是直接放过那些哭宫叩阙的士子们,只怕他们的胆子会越来越大,可能还会有很多生员添油加醋的描写朱皇帝是如何被众生员折服、如何掩面而去、众生员如何心忧家国天下。

朱皇帝也毫不怀疑大明的读书人能干出来这么不要脸的事儿——如果说崖山海战毁掉了读书人的脊梁,那么大清入关就是第二次打断了读书人的筋骨,第二次毁掉了读书人的气节!

“任重而道远啊,”朱皇帝无可奈何的叹了一声道:“朕打算明天带他们去田间地头走一走,看一看,让他们都去学学种地,让他们也见识见识什么才是真正的民间疾苦,只是……”

后面的话,朱皇帝没有再接着说下去,但是曾诚跟刘鹤鸣却知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