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
眼光果然是高呀!
不过,却可以理解。
人家虽然是商人,但却是封疆大吏的亲姐夫,有这么硬的后台,找女婿不得提高点门槛吗?
“员外,我有渠道!”
“哦?快说!”
“是这样的,我在京城里认识了一位热心肠的达官贵人,他精研科举题目,逢猜必中,若是能得到他的零星指点,定可从中受益……”
终于上道了。
孙大财貌似不信道:“世人常说,科举之难,难于上青天,怎可能仅仅零星指点,就可以取到受益呢?”
那人脸色忙道:“不瞒员外说,犬子的这次乡试,就是如此受益了……”
“还有这事?”
“是……”
接下来,这人便如掏心窝子般地作出了资源共享。
据他所说,在其赴京做贸易时,曾认识了一个名唤‘首善先生’的私塾老儒。
那人就如其名,确实是非常的善。
仅仅花费了一两银子,便成功地从其身上得到了一篇上好文章,然而没有想到的是,这篇文章居然真在科举中考到了……
你说,这巧不巧?
隔壁的小彤在听到了这儿,心里头倏然一颤。
适才的这席话虽然通俗凝简,但暗含的信息量却相当巨大。
首先,在这件事情当中,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官商勾结行为。他们的这种交易,反而更像是江湖术士那种狗皮膏药般的一锤子买卖。灵就灵,不灵也就算了。
其次,那位‘首善先生’的行事动机有些令人费解,为了这么一丁点的报酬,而落下个犯案的证据,似乎有些犯不着呀!
还有就是,那个先生为什么对考题猜的这么准呢?他随手一篇,就可命中,这也忒邪乎了点吧?另外,他完全可以只卖题目而获利,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