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因为这场蝗灾引发出的‘罪己诏’给闹的。
所谓罪己诏,是指帝王在朝廷出现问题、国家遭逢天灾、政权处于危机时,所公开布告的自省或是自讨文书。
通俗一点来说就是,九五之尊的皇帝要向全天下的老百姓做出书面形式的自我检讨,如此诏中所云:朕因失德,才遭此祸,永思蝗咎,在予一人……
由此不难看出,这种检讨方式属于是一种自损形象之举,这对于极度爱惜羽毛的今上来说,无疑是一种心理层面的核弹级打击。
这个比喻,确不为过。
就皇帝本人来说,美玉无瑕的好声誉,已经成为了他当下的第一政治追求,为此付出,不遗余力。
若没有好的声誉,如何封禅于泰山?若不封禅于泰山,如何去比肩古之明君的秦皇汉武?
现在可好了,竟然要降下让朕难堪的罪己诏,你说这事恶不恶心?
单从字面上来说,你都自称是失德了,哪还有脸再轻言封禅?
即使再言,起码也要等个两三年的时间,这波舆论一日不息,负面影响就会一直存在。
强行封禅?
绝对不行!
那样做,不仅会被天下文人所诟,而且还会被铁面的史官载入到史册之中,最终均为子孙后代谈论的笑柄。
像这种事,绝不能干。
户部尚书见天子郁闷纠结,连忙熨帖地劝慰道:“陛下,明君之所以称之为明,可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政绩突出,除此之外,自觉自察方面的才智也在此列。”
皇帝闻言一怔,问道:“此话又是怎讲?”
老尚书说:“就比如说汉武帝刘彻,他乃是我华夏历史上最公认的道德明君。人员然而,像他这种杰出帝王,也曾做过《轮台诏》自贬罪己。唐李世民那就更不用说了,据‘太宗全集’的记载,唐太宗一生共降下过二十八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