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明已经阐述地很透彻了,各种机理也都是一一注明,陛下不可能阅不懂的。还有就是,我在那文中特表了自己的侠肝义胆和赤诚忠心,天地可鉴。
可陛下为什么不动心呢?
殷俊认为,这既不是阐述的不够好,也不是忠心表得不够,而是这里头的水实在太深,并绝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水太深?这话什么意思?”
“你真不懂?”
“字面上的意思自然懂得,可你说的这水到底是什么水,那就不知道了,还望不吝赐教。”齐誉拱了拱手,摆出了请教姿态。
殷俊见他谦恭相求,心中大为受用,故作高深道:“这个话题,说起来可就大去了……”
咳,吐!
说你胖你还喘上了?
快说!
殷俊吃了个瘪,立即恢复了常态,他捋了捋前因后果后,便开始娓娓道来。
按照他的说法,这件事情前后跨度还真是不小。
整件事情的起因,还要从戚景的北上抗狄开始说起。
细说如下:
戚景在遵从朝廷调令离开东部沿海之后,便直接去了北方军事要塞,以抗击鞑靼和瓦剌的侵扰。
在他的精准指挥以及三军将士的奋勇抗击下,混乱的时局很快就得到了控制,在某一次大捷中,他甚至还差点活捉了叛国逆贼张程东。
不过,戚景却没有贪功,而是把一切的功劳全都奉给了天子。
他在上表中有言,若不是前几年时圣天子大修长城,把防御工事做得坚不可破,就不可能有现在的胜利与大捷。所以说,这都是陛下的高瞻远瞩带来的功劳,而我戚景,只是沾了一点前人栽树的余因荫而已。
皇帝听得是龙心大悦,在盛赞戚景的同时,还不忘把之前那些阻止他大修长城的官员们痛骂几遍。
继续说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