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王忆春天那会感冒了还用过。
这炉子的炉膛要用炉渣快、黄胶土、铰碎的头发和成泥巴贴起来,口要小、肚要大,这样炉子火才旺。
城里用蜂窝煤,乡下就得用煤饼子、煤糕之类,甚至晚上要用煤泥封炉。
煤泥就是用煤面和烧土搅拌,和的不干不稀,晚上塞进炉膛里,再用煤钎子从中间扎个眼,目的是上下通气,防止憋死煤。
这样第二天早上要用炉子得需要‘通炉子’,就是用煤钎子使劲搅和碎里面已经烧干的煤泥。
煤泥碎裂落下,但会腾起一道炉灰,为此讲究的人家还准备个炉窖小门帘,否则炉灰一起,家里头是灰头土脸。
社员们已经习惯了使用这种土炉子,他们觉得炉子肯定得有泥巴来糊炉膛,哪见过纯金属的炉子?
王忆今天就让他们见识了。
这炉子用途比土炉子更广泛,不光配了一口锅可以做饭,里面还给配了个小烤箱——
只是一个贴着炉膛的铁盒子,可以放入花生、红薯、土豆之类,能烤的通透且干净。
王忆引导给社员们看火炉里的小烤箱,社员们明白它用途后更是连连赞叹:
“王老师我没有文化啊,我也不知道该咋评价这工业品,只能说个牛逼!”
王向红笑呵呵的说:“认清自己的不足,就要去弥补、去进步,知道自己没有文化,那晚上去了王老师的夜校好好念书,好好学知识!”
“那队长你来说说这炉子呀。”有人起哄。
王向红脸上的笑容凝滞了。
他低头看了看这炉子,说道:“这个炉子,太、太炉火纯青了!”
一听队长动用了成语,社员们无话可说。
劳力们赶到,开始两人一件的往祠堂前搬运火炉。
“全搬下来吗?”王东宝问道。
王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