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我在1982有个家 > 201.唱起渔歌收贻贝(求来起点读书)

201.唱起渔歌收贻贝(求来起点读书)(6 / 14)

你聊医,小秋说你也是个医生,一直在学习医学?”

王忆说道:“对,我一直在学习,因为我们生产队现在没有大夫,我就硬充一个赤脚医生,不过只给大伙看点头疼脑热、治个皮外伤,有什么严重问题还得去医院的。”

叶长安欣然道:“小秋没有看错人,你这个同志思想觉悟很高,你这也是响应主席同志的号召。”

“50年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上主席曾经说,中国百分之八十五的人口在农村,不为农村服务,还叫什么为人民服务?工作中,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放在所谓尖端,高、难、深的疾病研究上,对一些多发病、常见病、普遍存在的病,如何预防,如何改进,不管,没人注意,或放的力量很小。尖端的问题不是不要,只是应该放少量的人力物力,大量的人力物力应该放在农村,重点在农村。”

王忆听的一愣一愣的。

这么长的主席语录,全背下了?

叶长安特意勉励他:“一直以来主席同志就很挂念农村医疗问题,‘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在他生前每次召开全国卫生会议他都要说这句话,我还收藏着他亲笔写下的这句嘱托呢。”

王忆再度一愣一愣的。

这什么家庭,有主席墨宝?

传家宝啊!

叶长安又问他:“你现在是怎么学习医术?”

二十一世纪医学是专业性学科,网上查病被医生视为大忌,而自学医术的民间人士更被视为邪魔外道。

但八十年代没有这问题,从建国开始到九十年代,国家太缺人才了,农村地区尤其缺人才。

农村的大夫往往是子承父业,就像金伟业的大哥那样,跟着父亲行医,等父亲故去就是他做医生了。

另一个就是有文化的人自学医术来给人民服务,几十万赤脚医生接受过简单培训后便背着医疗箱在田头地里给人看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