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买房子是周书仁同辈,也是周氏比较早考过秀才的人家,家里的土地有四十亩,有二十亩免税,多年积攒了不少银钱,家底算是比较厚的了。
隔壁当家的是周书兮,妻子是郑氏,家里儿子不多,只有两个,因郑氏身子骨弱,生了两个儿子后就没再要孩子,村子里有名孩子少的人家,周书兮家的秀才是大儿子。
周书仁同辈份里,他的年纪最小,周书兮的大儿子都三十五岁了,乡试参加了一届后就不算再考了,现在在族学和另一个族内五十多岁的老秀才当先生,每个月族学会给二百文的束脩钱,领一些米面粮食等。
这还是近两年族学学生多了,族学有了一些银钱,早些年困难的农户多,族学没多少束脩,先生拎的都是各家束脩送的粮食什么。
一般秀才都自己开私塾,这就是有家族的好处,哪怕一年得不到多少束脩钱,依旧为了家族后辈留在族学,当然真教出一个成才了,受益是整个家族,有师恩之名,得到的利用也是最大的。
周书兮家新搬来,收拾了一天,次日就来竹兰家拜访了。
竹兰接过篮子,郑氏道:“这是我自己做的粘豆包,拿来一些尝尝鲜。”
竹兰谢过道:“我昨个还念叨呢,嫂子搬过来习惯吗?”
郑氏被儿媳妇扶着坐下,“住的习惯,王家丫头用心修整的房子,一点都不比县里的宅子差。”
竹兰示意李氏去冲蜂蜜水,郑氏的身子骨弱的很,喝茶不适合,等李氏出去了,竹兰道:“嫂子要是晚一步,我也准备过去拜访了,按理,昌安是家里几个小子的先生,应该我们去拜访才对。”
郑氏接过冲的蜂蜜水,暗道,书仁家底子的确厚实,自家在族内日子过得不错了,也不会拿蜂蜜冲水招待客人,“我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家里就我们娘俩待着怪没意思的,日后要长打扰了。”
竹兰笑着,“我们家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