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她就有些好奇的问学姐,跟那位同学是不是有什么矛盾,然后才知道原来两人是小学同学,当年打过一次架,之后的十几年里就彼此之间一句话都不说了。
这让李月辰感到有些惊讶,因为男孩子之间打架,经常是打完之后五分钟就和好了,很少见到这种因为打了一架就彻底断交的。
总而言之,工匠们之间动手打架,李月辰是从来不管的,只是告诉他们,打架可以,但是不能把人打残打死就够了。
说实话,这年代想要让法律足够完善都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有尚武之风,并非坏事。
还是那句话,实际上汉人也算是战斗民族,民风同样彪悍,就算是东都长安这类一线城市,因为「你瞅啥」打起来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
李月辰觉得这样也没什么不好的,民风虽然彪悍,但同样热情好客,也乐于助人,这样的社会环境,至少目前她还不想去改变。
……
青岛这边各种工作火热进行的同时,东都倒是跟之前没什么两样。
朝廷里面有内阁在,武则天这个皇帝不用每天都泡在繁忙的政务之中,只要看看工作报告就足够了。
剩下的时间,基本上就是早上起来锻炼身体,吃过早饭之后读读书,练练字,拿起报纸看看娱乐版块的八卦新闻以及新人投稿的诗歌或者之类的。
随着报纸发展的越来越好,各种记者们的无孔不入之下,各种新闻层出不穷。
什么老张头晚上进了刘寡妇的家,什么某才子在青楼赋诗一首,与花魁共度春宵等等……
比起这些,还有很多人不断的往报社投稿,投自己的诗词或者。
以前民间的文人想要出名,第一是投行卷,就是给各个权贵大官家中投自己的诗词文章,或者就在青楼或者城外花园聚会的时候写诗之类的。
比如每年三月三,寒食节的时候就会有不同的男男女女相约去城外玩,这种时候,很多文人就会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