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开始觉得有点腻了。
小孩子本就三分钟热度,在飞艇上跑了一天之后,已经开始无聊的坐在窗前看月亮了。
要说唯一的好处,就是飞艇毕竟在云层上面,这里能够毫无遮拦的看到明晃晃的月亮,比地面上的视线要好不少。
孩子们围在李月辰身边,听她讲故事。
皇家的孩子总是比外面要早熟不少,现在他们已经开始搞各种事情来吸引李月辰的注意力了。
谁都知道,只要讨好这位姑母,对自己肯定有好处。
已经十二岁的李成器坐在她旁边,疑问道:“姑母,近来读国史,我感觉隋炀帝似乎也是为了国家发展才大兴土木,攻打高句丽也是为了北方安稳,但为何会导致天下大乱,民怨四起呢?”
“这个问题,对你等来说或许太过深奥了,解释了也未必能懂……”李月辰抿了口茶,“不过说说倒是也行。”
其他孩子们都睁大眼睛盯着她,等着她的讲述。
李月辰和卢照邻的上课风格完全不一样,相比起传统的之乎者也,他们更喜欢听大白话。
虽然现在卢照邻也在逐渐改变风格了,但毕竟那么多年的习惯了,不是那么容易一下子就改过来的。
“实际上,他的政策方针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太过急躁。”李月辰回答道,“实际上,若是将他的这些政策方针,用一百年的时间来完成,绝不会造成如今这个结果。”
“一百年,那他一个人岂能完成?”李隆基挑了挑眉毛,“人又活不了那么久。”
李月辰微微点头:“国家层面的很多计划,实际上都是需要好几代人才能完成的,若是你等有心,仔细看看便能发现,无论是高祖还是太宗,亦或先帝乃至当今圣人,实际上仍然是按照隋炀帝的这一套在往下走。”
“回头看看,当初打下了高句丽,那也是耗费了几代帝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