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令他有些不适应。
自踏入“炼精化气”境阶以来,随着道功不断精进,杨朝夕三餐的食量、也是逐渐递减。不时采气行气、化入丹田,便可令精神奕奕,酒食果蔬之类、反而只是补充,多半是为了解馋,才略吃一些。
只有受伤较重、失血过多后,才会觉察到饥饿。这才须多吃些肉蛋饼饵、滋补汤药,以助身体复元。
此时见到胡麻饼、也顾不得双手灰土,抓起一只便大嚼特嚼起来。不到盏茶工夫,六只胡麻饼便扫荡一空,杨朝夕吃得满口生津、倒也不觉得很噎。只是端起一大碗黑紫色的汤药、就要入口时,却皱起了眉头。
汤药早已凉透,照说不宜就服,须得重新温煮后、才不会伤及脾胃。但杨朝夕久习道功、早便生冷不忌,这些细枝末节,却也不放在心上。
只是因汤药本就多苦,此时放得冰凉、必然苦上加苦,因此才百般迟疑。
这时,却看到碗底压着一方叠得齐齐整整的字条。便又将碗放下,将那字条抖开,上面用木炭涂着几行稚拙的小字:
杨公子!奉柳姑姑之命,特煎紫芝汤一碗,聊作扶正固本、补气安神之用。有百利而无一害,望务服之!——小蛮
杨朝夕看罢,轻叹一声,便将字条一挫、化作许多碎纸。旋即一手捧碗、一手捏住鼻子,“咕咚”数声后,将一大碗苦不堪言的紫芝汤,喝得涓滴不剩。
喝罢将碗一搁,就地盘膝而坐,开始调匀呼吸、行功练气。随着三处丹田内的先天、后天二气奔涌而出,沿着小周天上下流转。存在胃囊中的紫芝汤、登时化作雾气,融入二气之中,经由任督二脉、向五脏六腑扩散开去。
杨朝夕只觉身酥体畅,腔内更是一阵暖融融地舒服。便连口舌、喉咙中的苦意,也已淡去不少,心知紫芝汤的药效已被吸收了七八成。
之前因透支体力、而导致的骨节酸痛之感,竟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