糠、毛发之类,使其松软适脚,便于踢踏,是为“踏鞠”之戏。
到得盛朝,民风开化、百业兴旺,文治武功无不登峰造极,这“踏鞠”便更受朝野上下所喜。制鞠匠人逞其工巧,渐渐创制出“充气蹴鞠”来:
依旧以八块皮革缝制圆囊,内里却塞入洗净的牲畜尿脬、吹气以令鼓胀,再将圆囊完全封合,便做成了一颗玲珑轻便的“气鞠”。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似这等新样气鞠、价值却颇为昂贵,非寻常小民能用得起。
今日这“林孤月”却如此大方,每人白送一只气鞠。是以这些道士一时之间,竟有些舍不得将这宝贝似的气鞠,射向那空洞洞的虎目……免得有来无回、暴殄天物。
柳晓暮乔装的“林孤月”却不管这些,绣履轻抬,纤腿高起,裙摆登时绽开。隔着窄裈、亦可窥见姣好曲线,教人赏心悦目。而方才还困在她双足间、辗转蹦跳的气鞠,登时疾如流星,再度射入巨虎空洞洞的左眼中。喜得她一蹦三尺,笑靥如花。
十余道士见状,各展腿法,登时皆动作起来。气鞠在他们身上,便如上蹿下跳的灵猴,时而上肩,时而落背,时而在额头上一弹、便飞起数丈,有相熟的道士竞相炫技、互换气鞠……
不过几息工夫,十多只气鞠便被射向巨虎面门。大多气鞠依次命中左右眼窝,有几只射得略偏、便被虎须扫中,复又抛射回来。
这些道士见气鞠抛在半空,登时仿佛进了蹴鞠场,纷纷抢身上来,八步赶蝉、鱼跃虎扑、倒挂金钩……又是几息工夫,射偏了的气鞠也被不偏不倚、射进虎目之中。
一轮奔射,自是不够过瘾。
柳晓暮又从那小小的乾坤袋里,接连取出数只气鞠、抛给这十多个道士。道士们便又如法炮制,将一只只气鞠射入巨虎双目……
巨虎狂怒咆哮。终于不顾背上大放蓝光的“普巴世尊”,身形一矮、拔步跃出,顷刻便落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