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而战,几乎到了以命换命的地步,人数也迅速减少。
“铜秤杆”亦是鏖战正酣,短兵相接之时、处处皆凶险!一招不慎,便可能失掉手臂、甚至是脑袋。
秤杆通长四尺,加上前端的圆勾和秤尾的铁砣,也有六七尺长。被教徒们抡在手中,呜呜作响。
几个英武军士卒面露不屑,贸然冲上!
转瞬间,有的被圆勾贯穿琵琶骨、嗷嗷大叫,有的则被铁砣砸中脑袋、一头栽倒。几个士卒手中横刀未及斩下,自己却先受了重创,旋即被涌上来的教徒格杀当场。
英武军虽急于突围,却非无脑之人。眼见这些耍着秤杆的教徒们兵器古怪、招式凌厉,交锋瞬间便折了几人性命,俱都露出审慎的目光来。
于是号曰“铜秤杆”的教徒们,初与英武军士卒交手,竟陷入短暂的 “对峙”。
那些挺着横刀的士卒们、再面对教徒时,竟都变得小心翼翼起来。一旦有挥舞上来的秤杆,便是能躲则躲;实在避无可避,也要将那圆勾和铁砣挡下,然后才伺机将刀递出。
“呯呯嗙嗙”的声音接连响起,真正中招的士卒却也不多。士卒们信心渐复,一面挥刀格挡、一面专心寻觅起这古怪兵器的破绽来。
然而“铜秤杆”们,自是不会给英武军士卒、留出琢磨破解之法的空当。
悬在秤杆两头的圆勾和铁砣,似有风雷之威,不时便会打中某个士卒的身体。凡触及的部位,不是被圆勾犁出血槽、便是被铁砣砸断骨头。中招士卒知晓利害,忍着眩晕与痛楚、迅速缩回同袍身后,才放声哀嚎起来。
其余英武军士卒被这哀嚎声所感染,由心底喷涌而出的寒意,迅速化为冲天怒意!
此时,尚可一战的士卒们,心中除了愤怒,再无其他杂念。手中横刀声势,竟也为之一振!
眼疾则手速,气凝则力发!
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