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贲卫和江湖游侠,竟有大半被留了下来。并按照罪行多寡,分成了“罪有应得、死有余辜、恶贯满盈、罄竹难书”四类,堆成四座大小不等的“人丘”。其中“罪有应得”者约五十余人,“死有余辜”者约三十余人,“恶贯满盈”者十三人,“罄竹难书”者五人。
类似于“铁鍤帮”“燕侠盟”中的喽啰帮众,往往是走投无路、才流落江湖,属于“罪有应得”一类。
如翟贤、辛老三之流,伤人性命只是为求财求色,却不是嗜杀成性,被归入“死有余辜”一类。
而如“魏州八雄”这等甘为鹰犬的凶徒,以杀戮劫掠为乐,常常助纣为虐,皆被归入“恶贯满盈”一类。
但如林解元、熊千屠之流,在江湖上凶名昭著、不知杀伤过多少人命的游侠,便被归入“罄竹难书”一类中。
祆教宣仪使罗辟图站了出来,一口汉话略显生涩:“依我祆教教规,凡使奸作恶、杀伤人命者,皆需受圣火焚灭之刑。但尔等皆非我教教众,便依祆教圣法、施行‘以恶制恶’之刑。
简而言之,便是‘罪有应得’者与‘死有余辜’者拼杀,‘恶贯满盈’者与‘罄竹难书’者拼杀。待一类将另一类杀尽,此刑便可结束。余下存活之人、方能离开。”
听罢这“以恶制恶”之刑,手脚被缚、身上挂彩的一众游侠和虎贲卫,顿时喧嚷起来,无不愤慨异常!
许多人已挣扎起身,要与这些言行古怪的祆教教众拼命。却被围在四面的教众挥起矛柄、“嗙嗙”打了回去。令本就遍体鳞伤的身上,又多出了许多淤青,只得蜷缩在地、继续哀嚎起来。
杨朝夕立在一旁,见这位宣仪使手脸、脖颈皆漆黑如墨,寸许高的短发卷曲成上百个螺旋,像极了释迦牟尼的“肉髻”。心中已是暗暗惊疑:这便是传闻中的“昆仑奴”吗?怎么也成了祆教中的小头目?
但听完这位宣仪使所言“以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