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开视频,是一个看上去四十多岁的女性古筝演奏家。
似乎与团子合作了一个历史题材的文创。
古筝曲,也正是叫做《千年一叹》。
陈教授若有兴趣的一笑。
“哟,这不是陆萍么......”
大家也都是音乐圈的。
虽然陈教授的主业是西洋音乐,但实际上和民乐圈的各位老师也是非常熟悉的。
普通人目光中西洋音乐与民族音乐互相之间有点什么矛盾或者不友好的鄙视链乱七八糟的,那都是无稽之谈。
只不过是源于一部分崇洋媚外的人心里对自己民族民乐的自卑感造成的,总觉得洋大人的就厉害。
实际上,民乐圈与西洋乐圈之间一向是非常友好的,还经常一起合作。
民乐大老与西洋乐大老关系也一向很好。
到音乐大学看一眼都知道。
你要说你会钢琴,人家“哦”。
因为基本都会。
你要说你会小号,小提琴什么的,人家或许会“卧槽可以”。
因为确实都是比较难的乐器。
可是,一旦你说你会唢呐,会扬琴。
相信我,人家会异口同声的说“卧!槽!牛b!”
而作为西洋乐的教授,陈教授对民乐反而更加有兴趣,也对民乐的一些演奏家非常熟悉。
记得很久之前,自己似乎也是在某个文化项目里,和陆萍合作过。
这可是国内古筝界最有人气的几位演奏家了。
非常有自己的风格。
点开音乐。
这《千年一叹》,还真有几分意境。
尤其是在陆萍的演奏下,让历史的厚重感更加增添了许多。
千年的厚重之中,历史岁月的变迁。
而面对如此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