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起!
讲真。
当一路经过米兰,布鲁塞尔,巴黎等地区,折回柏林演出后。
王诗颖能清楚的感觉自己那如火箭般蹿升的名气!
以往出国交流,也会有不少认识自己的舞者。
当然,也是有非常多非舞者的古典艺术家,是不知道自己的。
对待自己的态度,也都是礼节为主,没什么个人情感。
但这一路走来,王诗颖明显能发现,认识自己的人变多了。
甚至算是“出圈”了。
而且,不少自己也曾耳闻的古典艺术家,似乎非常喜欢自己的舞蹈,对待自己的态度,也多了相当多主观上的喜爱。
这无疑是一个飞跃。
也更是代表了.......中国的西洋古典艺术,以一种大家都没想过的姿态,绽放在世界舞台之上。
是的。
这一次,几乎完全是以最正统的西洋艺术,没有加入什么特别多中国文化的内容,就征服了相当多的观众。
即使是一闪而过的,那代表了中国茶的中国舞曲,在创作逻辑上,也并没有掺入中国元素,而是用了一种西洋的视角去描写旋律。
这样,对于很多西方观众来说,既能感受到那种民族风味,也没有什么陌生感!
接受度相当高!
这一点,王诗颖等人也深刻的意识到了。
柏林演出结束后,一行人在后台说说笑笑。
编舞老师陶紫此时对李少杰早就服了。
“怪不得,怪不得你说,尽可能的不要在舞蹈编排中运用中国元素,而是侧重运用西洋元素。”
感受到这一路来,观众们的反馈。
陶紫真的相当感慨。
思路也一下子就打开了。
“果然啊,文化输出的第一步,永远是要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