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来自于内心深处的恐惧与扭曲。
“孟克桥上呐喊。”
不安的线条,被李少杰轻轻挥手抹去。
舞台再一次变成舞台。
只有正在拉着小提琴伴奏的金教授,以及正在不远处弹着吉他和弦的陈教授。
一左一右。
周围黑暗,只有一道聚光灯。
彷佛凝聚在自己的内心世界。
但两人的演奏,却契合着音乐,彷佛在说.....艺术家的内心,是相通的。
李少杰唱出最后一句。
“这世上的热闹......”
“出自孤单...”
不知为什么。
这么一段唱完后,一些看明白了李少杰表达的梗的人。
了解歌曲中这些人经历的人。
忍不住热泪盈眶。
这首歌,似乎就是这些艺术家们,内心的孤独本身。
但就彷佛是这些被世俗小人的无知所蒙尘的伟大作品,终于能被后人珍重的收藏起来一般。
也正如这些艺术家,成为无数人偶像一般。
那种被承认的感觉,迟来以后,是如此的遗憾,但也如此令人泪目。
或许就如躁狂的梵高一生不被承认,但后来,有人这么评价道。
【或许这辈子拼尽全力也成为不了像他那么伟大的人,但我庆幸,我可以对他百年前的悲伤抑郁、热忱偏执有些许的感同身受,我们看见了一样的绚烂璀璨的星空与永存的日落。】
读懂了内容的观众,想起了《神秘博士》中,梵高穿越时空来到现代的一幕。
一生被人欺辱,重度抑郁,被苦难所折磨的梵高。
听着馆长的评价。
看着自己换不来一瓶酒,却满是自己遭受苦难而诞生的作品,正在被后人追捧,绽放在展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