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都是第一位的,这话我认可,尤其是对于商业片来说!
但有时候会有变通,《左耳》原著写的不咋地,这是一个作者的自省,写《左耳》的时候,我的写作风格、文笔什么的都谈不上,但好在我还算有点天赋,重点刻画了人物,所以,很多读者即便忘记了《左耳》的故事,依然记得李饵、黎吧啦、张漾、蒋皎、许弋…”
“苏导在改编剧本的时候,显然也是如此,故事情节更多为不同人物性格服务,而不是情节之间的起承转折。所以,出现了专业的人不认可,观众尤其是原著粉丝夸赞的对立局面!”
“我看到业内很多人不解,觉得《左耳》不配这样的高票房,我持保留意见…我个人认为,从制作、商业角度来说,《左耳》是一次成功的经验!”
“当然,大家不喜欢,我也能理解,毕竟…这是我七年前写的东西,那时候我的纠结的还是到底是去北大还是清华呢,哈佛也不错…”
“最后,我想说一句:《左耳》作为国内第一批面向90后观众群体的青春片已经出来了,青春片类型浪潮肯定会开启的,我分享两个观点,也算是一些经验吧:
第一,内地电影观众群的日趋低龄化,目前没有看到任何放缓的迹象,未来20岁出头,甚至20岁以下,会成为电影市场决定性的购买人群,所以,不要拍那些莫名其妙的剧情,不要把你的审美建立在观众审美之上,不要傲慢,观众不买账,多想想自己的问题!”
其次,原著畅销小说+新演员这个模式可以沿用,但最好不要过于依赖,因为观众的审美成熟的很快!”
“另外,《掌中之物》明天播出,希望我大家多多支持,也希望大家喜欢我给老胡设计的新形象!”
……
两篇微博一出,一堆人回复。
待遇不同,《搜索》的评论挺少的,大都是‘恭喜’、‘老大牛逼’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