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妃下意识否认:“你这是信口开河,立储一事是皇上自己说了算,我区区一个后妃,哪来这么大的能耐,能左右皇上的心意?”
宁皇后冷笑一声:“伱是不能左右皇上的心意,但你这个人,向来擅长揣磨圣心,最会迎合圣意,通过迎奉君心,总能达成自己的目的。”
兰妃依然不肯承认:“我威宁侯府,承皇上天恩,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善体圣心,为君分忧,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宁皇后也不与她争辩:“当年,宁国公府旧事,徐国公府全程参与,虽然顺了皇上的意,但这也成了皇上心中的一根刺,这些年来,皇上也因此事,对徐国公府十分容忍,徐国公府仗着皇恩,在朝中结党营私,根深蒂固,令皇上心生忌惮,欲除之而后快。”
兰妃心中一跳,有一股不好的预感。
果真!
宁皇后话锋一转:“但你宁远伯府,却隐藏在背后,推波助澜,借了徐国公府之便,将宁国公府连根拔起。”
当时,宁国公府扶持新君,如日中天。
身为原配发妻,她的后位十分稳固。
兰妃封了皇贵妃,在位份上永远越不过她这个皇后,仍然屈于妾位。
可,皇贵妃的位份,距离后位,也仅一步之遥,仿佛唾手可得。
北伐大败,让兰妃寻到了上位的机会。
当时,镇守在北境的将领,就是参与北伐的将领之一。
此人贪功冒进,谄媚皇上,在北伐时,时常在皇上面前进谗言,令父兄与皇上之间的君臣关系越发紧张。
君臣不和,乃战场大忌。
就是因为此人,皇上这才因小胜了几场,而得意忘形,这才有了骊山之祸。
当时,皇上是有心将过错推于此人身上,也不算完全冤枉了他。
是威宁侯府从中作梗,让原就不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