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告诉宋老夫人。
虞宗正搁下了茶杯:“明昭是闲云先生的弟子,有惊才绝艳的名声传出,按道理说,主审的官员,清查了他的案卷和人际往来,作弊这事也落不到他头上,也不至于被严刑拷打,但是啊,不遭人妒是庸才,此次会试他得了头名,也就成了众矢之的,都察院有人,提出要严审宋明昭。”
虞幼窈捧着茶杯,没说话。
从前宋明昭名声初显,又因他本人低调淡漠,镇国侯府也不是张扬作派,旁人对宋明昭也就多了些关注。
今次会试,宋明昭一鸣惊人,听说他的经论和策题,令考官们纷纷拍案叫绝。
甚至还有考官,翻出了大周朝历代,一些很有代表性的科考试卷,相互一对比,高低立现,就隐有传出,宋明昭有前朝虞相之文治。
宋明昭五案首的传言,绝非空穴来风。
但是!
木秀于木,风必摧之。
镇国侯府所属保皇党,朝中还不有少政敌,宋明昭得势了,旁人自然要避其锋芒。
可宋明昭一倒霉,旁人恨不得将他往死里弄,扣不了作弊的罪名,让他在狱中脱一层皮还是轻的。
镇国侯府的人脉再广,手段再厉害,也不可能让宋明昭一点罪也不受。
如此看来,宋明昭岂止是倒霉。
简直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虞老夫人瞪了眼儿:“这,这不是变相的屈打成招吗?明昭岂不是要糟……”
虞宗正点头:“我已经跟都察院那边,关系不错的同僚打过招呼了,让他们盯着些,至少也要注意些分寸,镇国侯府这几日,也是上下活动,处处打点。”
虞老夫人脸色不大好:“科考舞弊要严查,就怕有人借着舞弊一案,大肆排除党羽,可就苦了那些无辜受到牵连的考生。”
宋明昭的遭遇,何尝不是因为党派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