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我在春秋做贵族 > 第522章:海上之战

第522章:海上之战(2 / 7)

就等于从渤海进入黄海了。

范蠡眼睛眯了起来,说道:“如此,随时遭遇越国水军。”

关于有越国水军利用海上向“琅琊”投送援军的事情,他们由于在海上不能与陆上保持联系,暂时还不知道情况。

智武还是一脸的严肃,点了点头说道:“我等此来,心中早有准备,亦盼之一战。”

如果是跟吴国水军在海上交战,老实说智武还会感到发憷。

毕竟,吴国是第一个利用海上航线的国家,好几次跟齐国水军在海上交战取得胜利,拥有着比较丰富的海上作战经验。

越国兼并了吴国,获得了大量的船只,可能还得到了不少海航的资料,接收了不少吴国的水员,可是并没有吴国的将校愿意为越王勾践效劳。

越国在内河没少打水战,确实也有一批很成熟的水军。问题是内河与海上完全两种情况,能在内河打水战,不等于在海上玩得转。

范蠡眼睛不由看向了甲板上被固定住的那些床弩。

大船之上有六台床弩,船头和船尾各有一台可以旋转一百八十度的床弩,中间四台分别有两台对付两侧。

恰恰就是因为有六台床弩的关系,大船设计上才只有一个船桅。这些床弩都有基座,为了设计这些基座,可没少让公输氏的众多匠人薅头发,好些人直接就是秃了。

既然有基座的床弩已经投入使用,说明他们的头发没有白掉,试验中床弩的威力很大,只要能够命中敌船的水平位置,一发“破城锥”就能击沉敌船了。

范蠡对越国水军的战船,大概能够猜得出有哪些款式。

越国的水军学自吴国,其中最大的战船叫“大翼”,它的长度船长十二丈丈(约27.6米),船宽一丈六尺(约3.68米),能够搭载士兵九十一人,其中划桨手五十人。

这种“大翼”分为两层,底层便是划桨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