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挺令人感到意外。
智瑶当然不会马上召见两国的使节。
比起巴国和蜀国,楚国对原国要重要得太多太多了。
“不对……,蜀国和巴国对我一样重要!”
智瑶记起来一件事情,历史上秦军灭亡楚国的战役,秦军就是从长江上游乘船顺流而下,并且这一条水路补给线保证了秦军的后勤供应,尤其节省了陆路运输的巨量消耗。
宰予应差不多汇报完了。
楚国明确表示非常愿意跟原国联姻,就是在联姻人选上出现了老大难题。
宰予给出了明确的建议,不能因为想要导致楚国发生内乱选择翁主,联姻人选只能是公主。
很多人搞不懂“翁主”是什么,当作后世王爷的女儿就行了,也既是郡主。
意识到蜀国和巴国重要性的智瑶在宰予汇报完毕之后,选择同时召见两国的使节。
两个穿着有别于中原服饰的人过来,其中一个暴露在空气的皮肤上有着许多刺青,另一个虽然也有刺青却没有那么密密麻麻。
刺青最多的那人来自巴国,他脸上有着斑斑点点的刺青,会让有密集恐惧症的人看了浑身起鸡皮疙瘩,恶心完了就是想要拿利刃狠狠地刮掉那些斑点。
蜀国的使节脸上刺青是额头和脸颊上的一横一横,怪异依旧还是显得无比怪异,总是比脸上满布斑斑点点看着要顺眼多了。
双方语言肯定不通,需要经由翻译才能知道互相在讲什么。
原国知道有蜀国和巴国的存在,只是此前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管,官方肯定没有懂蜀国语言和巴国语言的人,民间则是不太好说。
只不过,哪怕原国民间有人懂蜀国语言或巴国语言,临时去找也来不及了。
有那么一个事实,别以为蜀国或巴国只有一种语言,部落林立之下,语种一定多到吓人。
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