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真的没有难度,只不过还是要区分一个任务完成的质量,过程中谁立下了什么功劳。
灌夫就是属于按照行动方案做事,偏偏又捡了俘获敌方首领功劳的幸运儿了。
“如此,你且收拾细软,往去‘曲阜’。”邢巨说了一个让灌夫很不理解的命令。
灌夫行礼问道:“入郑地,非是往‘重馆’。”
邢巨讶异地看了灌夫一眼,问道:“不入‘黄父’进修,愿往郑地参战?”
这一问,直接把灌夫问得呆住了。
天下局势剧变,要说产生最多变化的是哪个国家,自然是原国。
原国是智瑶的原国,又不是智瑶一个人的原国,同时也不是晋地出身人们的原国,应该是包括齐地、卫地、中山、河西……等等地区所有人的原国。
不管是使命感,还是天命论,说白了就是智瑶想要完成什么的一个步骤,最终达成不止疆域上的一统,思想也应该尽可能的互相认同。
当然了,智瑶肯定会优待晋地出身的人,原因是要保证基本盘的稳固。
完全忽略掉晋地之外的人,肯定不可取,并且绝对不能那么干!
选择积极分子,以及一些立功又想进步的人,将他们融合进来,用他们的变化去影响更多的人,恰恰就是智瑶正在进行的事情。
“前往‘黄父’进修?”灌夫没有饮酒,整个人却是有些醉了。
在智氏没有化家为国之前,“黄父”便是一处教化之地。
等待智氏化家为国之后,智瑶没有一个又一个改革政令接连颁布,大多是继续执行之前的政策,会引起剧烈震动的新政策没有,一些暂时没有大影响,未来必定影响深远的政策则是颁布下去,其中就包括在“黄父”开设进修班。
这个进修班并不单独涉及军队,更多其实是培养行政管理人员,不管文武只要获得进修资格,官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