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我在春秋做贵族 > 第444章:原国的太子是该亮相了

第444章:原国的太子是该亮相了(5 / 7)

好些事情在私下已经拿出决议,等于说越多人参与,走过场的意思就更浓一些。

所以在朝会上进行讨论,更多是用来向列国展示态度,并不是一种正儿八经的商讨。

提到即将与楚国爆发战争,少不得带上楚国的忠实盟友秦国,谈到秦国又要带上有点像是秦国小弟的代国。

朝会上谈那些,再释放出想要消弭战争的态度,自然不是为了真的想将战争消弭掉,纯粹就是做一种姿态而已。用一个成语就叫“故作姿态”。

看上去很虚伪,问题是很多时候的“故作姿态”很有必要,楚国可以视作原国的畏战,诸侯则是可能认为原国能讲道理。关于邦交这种事,或许也就同文明才能品位得出内涵,换作其它文明?

如果是其它文明,诸夏这边弱小,他们才懒得多想。

换作诸夏足够强大?这种邦交姿态也许能成为一种文化传播的手段。

怎么传播?强大到谁都无法忽视,其它文明肯定要搞懂诸夏文明熏陶而出的思维啊。

朝会上没有提到征召多少军队。要集结多少兵力这一点,私下早就有了结论。

这一次,原国会集结七万左右的兵力应对南方,兵力来源是智氏的常备军,加上一个满编军团和一万骑兵;钟氏出动一个“师”的兵力,狐氏出动一万左右的骑兵。

韩氏?他们主要负责应对秦国。

考虑到韩氏的战斗力比较差,需要狐氏作为辅助,并且智瑶还让驻防泾水一线的中行氏配合。合兵约是六万左右。

关于北部?原国在句注山和夏屋山沿线有万余驻军,再调去五六千骑兵到句注山以西平原巡弋,问题应该是不大了。

像是范氏、张氏、崇高氏等等家族?智瑶怎么可能让他们身处事外,作为原国的一个家族,纳赋是一种义务与责任,只是这些家族的战斗力比韩氏还差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