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军抵达之前回国。
以上的建议是伯噽告诉夫差,吴国已经在施行就代表接纳了意见。
伯噽则是从文种那里取得灵感,觉得可行才会告知夫差。
必须要说的一点是,伯噽完全没有害夫差或吴国的想法,仅是觉得意见非常不错,成与不成都不会对夫差或吴国有什么危害,才会想在夫差这边露一手。
察觉到重点没有?
因为运河那边的暴乱刚刚平息,肯定需要一批军队驻守,对吧?
同时,夫差还调集了六万大军北上。
吴国才多少人,又是能有效统治多少人,六万大军北上,有个三五万吴军在运河那边分散驻扎,等于说腹地近乎于空虚了啊!
拿吴国的都城“吴”作例子,包括宫城在内平常怎么都有三千驻军,近期却是下降到了不足八百,着实不怪勾践认为时机到了。
“前往晋国联系智氏的人到了吗?智瑶到底会怎么回复?”勾践现在非常在意这个。
长久以来的越国有明暗两个宗主国,明面的宗主国是吴国,暗地里的宗主国则是晋国。
不开玩笑的来说,吴国其实表面上也是拿晋国当宗主国,一点不耽误吴国想要挑战晋国的霸主地位。
类似的情况很多,比如齐国在很长时间里就是晋国的小弟,可是妨碍齐国给晋国捣乱了吗?没有的事呀!
郑国和鲁国也是那样的情况,他们承认晋国是自己的宗主国,明里暗里一样是在给晋国捣乱。
如果说有哪个国家坚定站在晋国那一边,只剩下一个宋国了。
别看宋国因为一些需要会做出倒向吴国或是楚国的举动,他们非常清楚一个事实,只有晋国才是宋国值得依靠的对象,真的到了必须做出抉择的那一刻,宋国哪怕是出现很大损失也会选择站在晋国这一边。
勾践在极力奉承夫差,时不时还会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