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
“恐有非议。”智瑶提醒道。
魏驹当然知道会有非议,不是想让智瑶先答应下来,再寻得智申的同意嘛。
“战事如火,驹及时赶回,当是无碍?”魏驹说道。
话都到这份上了,并且魏驹愿意承担非议,谁还能讲什么呢?
智瑶说道:“或可使庚与瑶并列。”
意思是让魏驹先找韩庚沟通,要是韩庚顶上来,起码能减少世人对魏驹的非议。
“瑶之情谊,驹必不相望。”魏驹说道。
有些话说说就算了,其他人过耳也别当真。
不过,智瑶长久以来还真的是表现极注重情谊,不止事先通知赵伯鲁出奔去了秦国,还帮赵氏在国内留下一个赵楷继续祭祀。
人要装就装得像一些,能够装到进入坟墓,假的也会变成真的。
恰恰是智瑶努力扮演好自己人设的一部分,包括魏驹在内的一些人还是比较愿意相信智瑶的为人。
很快,魏驹处理好一应事情就往“赵”地而去。
临时接过配合任务的韩庚,他其实对跟智瑶一起执行任务没有排斥,甚至可以说觉得是个机会。
两个人闲聊时,不免会提到赵氏,真或假不重要,反正都是为赵氏的下场感到唏嘘。
“首祸者便是赵氏,魏氏相攻并无罪责。”韩庚表达了这一立场。
推动“始祸者死”这一法度的人就是赵鞅,然後又是趙鞅推動范氏和中行氏被定性成为叛逆的事实。
那么是什么情况?也就是赵鞅不讲究,自己立下了规矩不遵守,为人方面其实也没有讲过什么规矩,碍于赵氏的强大,当代没人口诛只是记录史册笔伐而已。
现在?赵氏在晋國除名已经是定局,雪中送炭的人少有,落井下石的人一大把,赵氏的旧账被人翻了底朝天,再有诸“卿”联合声明晋定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