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是智氏跟赵氏在狐氏要不要回国并拥有卿位进行角逐,魏氏是作为中立派的角色。
那是智跞跟魏侈商量好的角色分工。
现在智跞已经死了,看就看魏侈有没有那个胆量站出来跟赵鞅对着干。
“寡人以为中军、上军不足维持霸业,四‘军’为佳,三‘军’亦可。”晋君午率先打破了沉默。
韩不信苦笑说道:“君上,二‘军’亦难,何乎四‘军’。”
所以,韩不信现在是赵鞅的排头兵,专门干一些拆国君台的事情?
不过,韩不信说的话,某种程度上是晋国的现实国情。
晋国在晋悼公时期,公族得到了小小的壮大,好些中小贵族也有机会蹿了起来,以公族和众多中小贵族联合起来平衡了卿位家族。
可是,随后在晋昭公和晋顷公两代,公族可能是自己没用,也是卿位家族能人辈出,反正公族又衰弱了下去,尤其是晋顷公这一代的公族过得最凄惨。
同时,晋昭公和晋顷公的两个时代,晋国内部的大鱼吃小鱼现象非常严重,相当数量的中小贵族不是被兼并就是灭亡,更多的中小贵族则是成了卿位家族的附庸。
用一种最鲜明的说法,晋国的国君虽然是一国之君,问题跟卿位家族是一种对立。公族是国君能不能说话和敢不敢说话的底气,中小贵族则是国君用来尽可能制衡卿位家族的工具。
公族衰弱下去会让国君说话的底气不足。
中小贵族以单个家族实力很弱小,多了又能得到整合,国君还是能够以他们为支点达到某些目标。
所以,一旦公族和中小贵族彻底不行之后,晋国的国君就会遭遇跟周天子一样的境况,坐得高高在上又怎么样,说的话已经不管用了!
现在的晋国,独立自主的中小贵族数量已经不多,他们的实力跟卿位家族对比起来也是很一言难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