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从李元芳开始 > 第539章 我们的路,从来不是委曲求全换来的

第539章 我们的路,从来不是委曲求全换来的(4 / 5)

想,明早太后如果再招伱入宫,要怎么回话?”

公孙昭闻言想了想道:“我可以告诉太后,凶手的范围大致锁定在无忧洞,然后隐去具体动机?我们确实也没有真凭实据,目前仍然停留在推测阶段……”

李彦颔首:“正该如此,为人处事讲究方法,不代表就要谎话连篇,坚持自我的准则,依旧能够做到这点。”

丘仵作大是赞同这点,却又担心地道:“不仅是太后,我之前听刑部官员说,似乎那位任正言,对三郎大为厌恶,要入宫弹劾你!”

公孙昭没想到还有这番波折,怔神道:“他弹劾我?如今郡王身死,朝廷颜面大失,任正言也该知道之前所言是有道理的,不认错也就罢了,怎的反过来弹劾我?”

丘仵作十分无语:“御史言官岂会认错?三郎,你这未免太高看他们的品行!”

李彦道:“或者要得这么说,这些御史言官总是能找出重重道理,让自己占据道德制高点,从不会认为自己有错。”

“昔年狄武襄被污言所害,罢了枢密使官职时,当时的宰相刘沆上奏,认为自庆历年间,台谏的言官引为朋党,气焰嚣张,每每听闻宰执的传言,也不详加调查,先弹劾再说,‘专务阴私莫辩之事’,加以中伤,两府重臣不敢得罪言官,因此言官的升官速度尤其迅速,‘御史去陛下将相’,连狄武襄这样的大将都被罢免,相当于在削弱皇权……”

“这番言语其实是实话,但也大大得罪了言官,以致于刘相公死后,他的儿子都不敢为父亲请求谥号,而言官盯着宰相弹劾,晋升速度飞快的局面,并没有得到丝毫改变。”

说到这里,他看向公孙昭:“如果出于公理道义,显然错在任伯雨,对方身为言官,本是为了劝谏官家广纳言路,结果自己却做不到这点,实在讽刺,所以你如果想要追求公平,只需要拿着案录做文章就行了。”

“但如果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